摘要: 心中的最美教师之胡春英孙晶晶0春风十里不如你向阳而生追光不止——我身边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题记教育是国之大计、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从教之要,教师素质的首要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有幸,在我教师职业生涯中,我遇到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是我师德的榜样,正是这样的榜样让我见贤思齐,让我学会义不容辞、躬身笃行、业精于勤。舍小顾大,“疫”不容辞——地理组胡春英老师 只要学校需要,学生需要,我义不容辞,我心甘情愿。”这是我作为党员教师的心声和行动。2022年4月10日,疫情卷土重来,胡春英老师接到学校的安排,立即进入“战时”状态,课堂上是最美班主任,课下又化身为“宣传员”“心理辅导员”等等,真情陪伴学生,认真宣传防疫信息、疏导在校学生心理压力、解决滞留学生困难,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是关爱也是责任。留校的她,是学生心中的全能超人,是家长眼中的定海神针。她,以校为家,白天用心教学,晚上尽心守护,将教研室变身为办公室和寝室,用陪伴和坚守筑起了学生们的“守护墙”。办公桌旁行军床,日常生活的不便,无法阻挡胡老师对学生的热情;疫情的汹汹,不能割断师生之间情意的绵绵。她用师者大爱护佑学生成长,用师者风骨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她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和初心,用对学生的满腔热忱诠释着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9月8日早上6:20,学生陆陆续续踏入校园,开启崭新的一天。孙老师早已经开始了日常“巡楼”,她一边和老师们问好,一边招呼学生进入教室读书。她为人谦虚、质朴和心细。她刻苦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和追求高目标的坚强意志,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和不断取得新成果的能力。居家抗疫云端忙,管理学生热心肠。疫情期间,孙晶晶白天上课,晚上答疑、改作业、备课,经常忙到凌晨才能休息,但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从不耽误:6:20视频早读、6:50提问、上午督促学生听课、下午上课、晚上花式催学生交作业,有时还要准备班会、家长会。每天进行电话家访,时常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状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隔空指导。孙晶晶对学生的关爱渗透在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家长们对她都是赞不绝口,能跟着孙老师是孩子的幸运。不只是胡老师,孙老师,还有我们地理组暖心的闫娟娟老师和可爱的张梦臻老师,她们日常工作中的敬业和担当,让我感受到:师德是态度。教师是个职业同时也可为一生之事业,教书育人是个体力活也是良心活,我们对教育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取得教育成果的高度,作为教师就应该多学习、多专研,向长者学,向师者学,向同行学。以前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我想说高尚的师德是朴素的,朴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浸润着同事的心。如今我就在这些朴实、高尚的教师队伍中成长,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我要想他们学习。学习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用爱心温暖人间。让我们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仰,正其身,不令而行。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高二地理组 李静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