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疫精神 师生“疫”路同行 高二年级 刘洋生 对于伟大的抗疫精神,我并不陌生,它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内容。为了更深入地去领会抗疫精神的精髓,我多次查阅过有关它的解读,归纳起来就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歌可泣、可圈可点,它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我是如何去理解、贯彻、践行的呢?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讲述: 一、防患未然,顾全大局 反复无常的疫病无时无刻不在挑动着人们的神经,上海疫情一经报道,学校各年级的大屏幕上立即就打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现在想来,我觉得我们学校领导非常地敏锐英明。当我看到大屏幕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几个红色醒目的大字时,冥冥之中觉得这次疫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听到临颍出现病例,城市被封、商店停业、学校停学的消息,我内心就有些紧张慌乱,我想我有必要抽出来时间跟同学们专门学一学伟大的抗疫精神,万一我们遭遇了疫情,至少得让同学们知道该如何去做。我先是提问了我们班的王星宇同学,我当时问他:“你每天去往食堂的路上都会看到我们的大屏幕,大屏幕上打出的抗疫精神是什么?”他却说不知道,我的心咯噔一下,他可是班里时时处处都很注重积累的孩子啊!他要是不知道,其他同学会是怎样呢?可想而知。我没有犹豫,当即就跟他说:“你现在跑到能看清这几个字的地方,把它背下来,回来告诉同学们我们伟大的抗疫精神是什么。”他照我说的去做了,回到教室他边说我边往黑板上写,接着我做了认真的解读,最后我又让我们班的孩子集体背诵了三遍。有心插柳处,柳荫护路人。4月10号晚上正在周练,突然就接到了上级停学的通知。领导召开紧急会议,老班紧急集合商议,经过认真研讨、周密部署,最终确定了紧急撤离方案。大家很紧张,但没有焦虑;学生很迅速,但没有慌乱。年级主要负责人孔忠臣在开会时特别强调外地市学生疫情结束前不得回家,要求他们赶紧联系漯河的亲友。有其他学校的例子,谁也不敢掉以轻心,我赶紧联系我们班几个周口孩子的家长,举例子、摆事实,晓明利害,让家长赶紧联系在漯河的亲友,妥善安置孩子。忙到凌晨,看着周口的几个孩子都被漯河亲友接走,心里稍稍有些踏实,紧绷的神经刚刚有些放松又听到有家长不听老师劝阻,执意把孩子带走,却被堵在了卡点的消息,我就又赶紧打电话询问几个孩子的现状,得知他们都已安顿好,心中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整个过程,我虽没有壮士断腕的悲壮,但今天看来,至少顾全了大局。 二、临危不惧,勇敢站出 居家隔离的第三天早上去社区做核酸,我和早读的女儿正在前面排队,突然我被带气带怨的叫喊声给惊到了。回头看,是一个左臂有青龙纹身的壮汉站在那里跟正在检查健康码的“大白”吼叫:“从到这儿,到现在,你们都查我三次了,烦不烦?”“大白”耐心地跟他解释,他也不听,我行我素,就是不出示健康码。我想上前说点什么,但看看他的块儿头,揣摩揣摩他的内心想法,如果我说不到点子上,说不定会适得其反,甚至会挨顿揍。凭着记忆,我把人生在世的三不笑、三不黑从记忆中抽取出来,用随身带的笔写到了女儿的《启智阅读》的空白页上递了过去。当他看到人生在世,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 立地为人,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时,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抓住这个时机告诉他,“大白”奋不顾身,每天加班加点,一坐或者一站就是大半天,不停地检查健康码,不停地登记信息检测,累了不敢随地休息,渴了不能随便喝水,不就是把我们的生命至上了吗?咱再不配合,不同心,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啊!旁边的几个人听到这些话,竟然鼓起了掌。此时,我想大白的守望生命和路人鼓掌相助的举动应该就是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吧!4月18日我上网课时,特意把这一段话做成PPT放在了课前强调,目的就是想告诉孩子们,只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守望互助,才能取得抗疫的胜利。 三、倾己之力,恪尽职守 为了让线上教学更有成效,从早读发起视频会议开始,就先给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他们穿上校服,端正坐姿,打开语音,挨个听听每个孩子的读书声,针对不同的孩子,再进行不同的激励。线上课堂随时巡查孩子们的听课状况,看到迟到或缺课的孩子,及时联系孩子和家长,问清原因,叮嘱看回放,做笔记打卡。坚持每天晚上7:30给孩子们开见面会,关注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烦恼,通过电话、私信给出相应的策略。我们班的陈同学,平时就很内向,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忧愁。他敏感但很好学,连着几天的见面会我看他精神状态都不好,我觉察到孩子不对劲,可能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困难。私信联系他,打了几次电话他都没有接,最后竟然在家校本里提交作业时给我发了一段话,他告诉我父母吵架冷战已经有好几天了,严重影响他的心情和学习,问我该怎么办。得知这个消息,我并没有立即回复,专门抽时间向已经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妻子询问,我们俩认真细致地做了分析,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特征,我们建议孩子把想要说的话写出来,分别交给他的父母,然后静观其变,看到局势有所缓和,再把他们叫到一起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后来从孩子私信发给我的话:“老师,快把我爸拉到钉钉群里,真心感谢您的帮助。”我知道矛盾解决了,我为我的小策略感到窃喜。开完见面会就是改作业,改作业对我来说也不轻松,倒不是因为数量多,我儿子才两岁多,母亲身体很不好,从一楼上到二楼就非常艰难,我深知父母在家就在,父母若不在,人生就只剩归途的道理,我真害怕有一天母亲会突然离我们而去,所以尽量不让她劳累。可儿子这个年龄正是闹腾的年龄,白天小区封控得很严,没法出去,只能等到晚上才敢带着他在小区里遛遛圈,我就趁这个间隙去改作业。4月28日那天特别忙,我上完网课,开完每天的见面会就带着儿子出去了,为了把作业改完,我让他自己玩,结果没看好,孩子掉池塘里了,头磕破了,看着鲜血从头上流到脖子里,我狠狠地抽了自己两个耳光,小区不让出去,所有的诊所都关着门,只能带回家用碘酒抹了抹,我妻子知道我忙,也很支持我的工作,看到后也没有责怪我,但她搂着孩儿扑嗒扑嗒的落泪声让我心如刀绞。得知要结合自身讲述践行伟大的抗疫精神,我就把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儿一股脑地倾泻了出来,但与“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比起来,我又发现自己离伟大的抗疫精神很远,我做的其实其他班主任也都在做,只是他们没说而已。 四、凝心聚智,提升质量 线上教学期间,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秩序、氛围和环境等,很多学生会出现散漫、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现象。线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只能通过屏幕交流,在这“双向封闭”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做到隔屏不隔情、隔空不隔爱?如何让冷冰冰的电脑手机屏幕传递师生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的情感温度?教师又怎样吸引抓住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呢?作为备课组长,你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电话、网络、微信、钉钉,借助学校周一周三集体教研的平台,充分考虑线上教学的特征,认真研讨教学的内容,深入研究直播的操作细节。为了给组员一些实用的操作技术,我都会事先通过百度查询、摸索;为了让指导更到位、更精准,我都会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打开流量,直接视频讲解;为了让网课更有实效,我们认真研讨、达成共识,总结出了提升网课教学质量的“六点”: 一是用心备课,精心制作PPT,讲述语言美一点,传授技法多一点,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二是抓好候课关键,让网课拥有温度。每节网课我们都会提前几分钟候课,融入励志小视频、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舞蹈等,向进入直播间的每个孩子问好,并且喊出进入的每个孩子的名字,多次肯定他们有心、用心,用不断的肯定和激励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是打开互动面板,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比如某个解题技巧、知识点、试题,多让学生参与展示,并对积极参与的学生指名道姓地表扬。 四是线上教学的老师要进行随机提问,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五是课堂笔记和作业,要求学生下课后及时上传,教师进行检查、批改,并对笔记记录和作业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六是作业设计以知识梳理为主,紧密结合考点,简而不繁、突出重点、难点、强调规范,要求教师要在批改中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接下来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总之,只要能温暖学生、吸引学生、“征服”学生、“抓住”学生,让网课变得更有温度、更有实效的方法我们都会去虚心学习,因为我们相信: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爱在哪里,温暖就在哪里。 解封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复学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但反反复复的疫情清楚地告诉我们病毒未曾远离,抗击疫情也远远还没有结束,在我们为前途命运奋斗的路上,困难和风险依旧存在、依然很多,唯有在精神上立得住、站得稳,我们才能在这时艰事难的困境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海河路西段第五高级中学 电话:0395-6186038 豫ICP备16014723号-1
Copyright 2007-2018 © hnlhwg.net Rights Reserved.网站技术支持:漯河教育网